郑州酷豫网

搜索
查看: 210|回复: 0

勿把劳动者的“职场空窗期”当成“求职污点期”丨时评

[复制链接]

250

主题

250

帖子

754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754
发表于 2024-3-27 22:13:43|来自:中国福建宁德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福建宁德
郑州群
“公司规定,由于‘空窗期’大于3个月,无法继续推进,祝顺利。”近日,李臻接到了本月第4份面试结果通知,这次依然难逃失望。今年春节后重新回到北京求职的她,已在各大招聘软件上投递了上百份简历。“至今没有公司录取我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简历上的‘空白’,不少公司都很在意这段‘空白’。”一年的“职场空窗期”成了李臻求职路上无法忽视的阻碍。(3月26日《工人日报》)



李臻的遭遇并非个例,像李臻一样,在求职过程中因为一段时间的“职场空窗期”被“减分”、被绊住的职场人大有人在。由“职场空窗期”引发的信任下调甚至“信任危机”已经成为职场的招聘潜规则,成为很多职场人的共性之痛。为了降低或消除“职场空窗期”给求职带来的阻力,有些职场人对“职场空窗期”讳莫如深,甚至不惜简历造假,或者专门学习话术对“职场空窗期”进行解释。

一些用人单位认为,如果求职者的“职场空窗期”过长,相关的知识、技能、经验、理念等有可能断档、掉速、落伍,求职者在回归职场后,可能难以保持良好的状态,难以适应工作节奏,从而对工作、业务产生不利影响。

这当然是一种简单、偏颇、武断的认知。实事求是地说,确实有一些职场人在经历较长的“职场空窗期”后,工作状态和竞争力会下滑,但也有不少职场人离岗不离心,在“职场空窗期”内依然关注着相关业态的发展,依然在坚持学习。如今,不少行业竞争激烈,很多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重、节奏快、强度大,很多职场人面临着非常大的工作压力,而考核、加班等因素也让职场人身心俱疲。久而久之,职场人长时间连续高强度输出,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,对工作逐渐失去热情,职场人的身体也可能在压力之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同时,职场人在工作的机器里不断运转,恐怕难以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充电学习。而“职场空窗期”有助于职场人释放压力,调适心情,也提供了缓冲、思考、沉淀、积累、蓄能、调整的时间和机会,经过一段时间的“职场空窗期”后,不少职场人依然具备返岗适岗的能力,可能一些人需要经历一段再返岗的磨合期,但通常而言,这段磨合期也不会太长。还有一些职场人在返岗后,可能更加珍惜岗位,能重新激发工作热情,能拿出更饱满的精神、更出色的状态、更高的效率,如此,对职场人,对用人单位,对社会都有益。

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权,劳动者就业,不因民族、种族、性别、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。从法律角度看,一些用人单位对有较长期限“职场空窗期”的求职者设置更高的录用门槛,甚至直接关闭录用的大门,已经构成了“职场空窗期”歧视,涉嫌侵犯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,有违法风险。

“职场空窗期”不该成为劳动者的“求职污点期”。“职场空窗期”只是一个过渡阶段,绝大多数职场人在“职场空窗期”后都渴望重返职场,相关各方应该消除偏见,为他们再出发扫清不该有的障碍。用人单位不能滥用招聘自主权,不能想当然地把较长的“职场空窗期”列为招聘的“一票否决项”,应该给求职者平等的竞争机会,通过面试、沟通等方式充分了解、合理评估求职者的能力和状态,根据求职者的“现在时状态”或“将来时潜力”打分,决定是否录用。

同时,求职者也应该在面试前进行充分准备,与招聘人员积极沟通,做好自我宣传推介,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自己,打消顾虑。人社部门、工会、行业协会等则有必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环节的监督指导,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发现“职场空窗期”歧视问题,及时介入纠偏,呵护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。

文/李英锋

声明:本文来源于络选摘文章,仅供交流学习,如涉及侵权 ,请联系郑州酷豫网小编删除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